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News and information

INA导轨的校直方法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工业4.0”提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机械相关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滚动INA直线导轨部件是机械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INA直线导轨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弯曲变形普遍存在。但是我国国内还没专门针对INA直线导轨校直的自动化装备,INA直线导轨的校直大多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人工校直,生产效率低。而国外的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INA直线导轨校直技术和全自动化INA直线导轨校直装备,生产效率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但是价格昂贵,多数国内INA直线导轨生产企业无法承受。为了适应国内INA直线导轨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总结了一下校直方法: (一)校直方案: 基准导轨的理论基准直线是空间的直线,因此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水平面和铅垂面)分别校直。校直过程中,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也是在这两个平面内进行的。坐标系的设定和测量系统相同。由于导轨是刚性件,挠度较小,校直幅度不能过大,所以,校直的过程中,直线度误差的计算采用最小二乘法。在校直的过程中,是以最小二乘中线作为基准直线。在校两条导轨平行程度时,也是采用最小二乘中线为基准。 导轨和导轨基座的接触是面接触,导轨靠基座上的相互垂直的平面进行定位。校直中,基座接触面增加材料(垫薄片材料)远比去除材料(磨削或刮研)容易,所以,本校直实例采用增加材料(垫薄片材料),但只能达到数丝的精度(垫薄片材料厚度限制),要达到高的精度则需要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校直过程中的基准直线实际是平行基准导轨最小二乘中线并且通过极限点的直线。由于以基准导轨最小二乘中线为基准线,为调整方便,选取平行基准线并且通过极限点的直线作为调整的基准,然后计算出各测点相对该调整基准直线的偏移量,按其偏移量进行调整。本校直例中,铅垂面的极限点就是最大值;水平面的极限点就是上侧导轨的最大值或下侧导轨的最小值(去除材料(磨削或刮研)定义极限点是最大值和最小值互换)。既是以平行最小二乘中线且通过该极限点的直线为基准时,调整导轨只需垫薄片材料。具体如下: 1.确定基准导轨(由工艺师或生产厂家决定)并进行校直,使其直线度误差的值在规定的范围内; 2.采用上述的方法校直第二条导轨。以校直好的基准导轨作为基准直线,使第二条导轨的最小二乘中线和基准导轨的最小二乘中线达到规定的平行度误差。 (二)校直步骤: 1.基准导轨的校直 (1).利用空间直线度测量仪测量出导轨水平和铅垂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并且计算出各测点相对最小二乘中线的偏移量。 (2).根据计算结果的,确定直线基准。然后根据相应点的偏移量,为各处增加材料,调整好导轨,使其在两个平面的直线度误差达到要求。 2.第二条导轨的平行度校直 (1).首先,测量出该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和各测点的相对坐标(偏移量)(第二条导轨只与下安装台面固连);然后,分别用水平仪测出两条导轨起始点与结束点的角度差(联结件之间均紧固),通过角度差和在长度方向的距离可以计算出首尾两点的高度差。用千分表测出两条导轨首尾端点水平方向平行度的变化量。 (2).第二条导轨的调整必须以第一条(已校直过的)导轨为基准。要使该导轨的调整基准直线与基准导轨的最小二乘中线(基准导轨的理想直线基准)在铅垂方向平行,即两条理想基准直线共平面(将这两条异面直线平移到一个铅垂面中能够平行)。 两条导轨有各自的坐标系,设定两坐标系的坐标轴是平行的,即可以通过平动使两坐标系重合。基准导轨和被调整导轨(第二条导轨)的空间位置如图3所示,基准导轨的坐标系是Y1O1Z1,被调整导轨的坐标系是Y2O2Z2。基准导轨的首尾连线是AB,最小二乘中线是CD,被调整导轨的首尾连线是直线EF,被调整导轨的实际曲线是曲线EF。要使两导轨平行,则需要在坐标系Y2O2Z2中找到一条过极限点的直线作为调整基准,该直线必须平行坐标系Y1O1Z1中的直线CD(基准导轨的二乘中线)。水平测量仪测量出的角度差是AE与BF的角度差,根据两导轨的水平距离和角度差可以计算出BI的高度。 第一步,在坐标系Y2O2Z2中将EF旋转到EK,KF=BI,则EK平行于AB。第二步,在坐标系Y2O2Z2中将EK旋转到EG,使KG=AC-BD,则EG平行于CD。第三步,在坐标系Y2O2Z2中做一条过极限点且平行于EG的直线,本校直例中,铅垂面的极限点就是最大值,即图中点E,所以,被调整导轨的调整基准直线就是EG。 在确定EG后,可以根据被调整导轨的实际曲线EF的坐标值计算出各点对应的调整量(曲线EF各点相对直线EG的偏移量),如图4的虚线所示。 在调整时,两坐标平面一般不平行,但对调整得计算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同样,在水平面内调节时,其铅锤面的影响也不予考虑。 (3)在水平方向的计算和调整与铅垂方向是类似的,这里不再赘述。

03-15
四列直线循环滚珠轴承及导轨组件

德国INA轴承公司隶属于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创始人是滚针和保持架组合技术的研发者乔治•舍弗勒博士。 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工人的合作伙伴。 四列直线循环滚珠轴承及INA导轨组件是直线导引系统中产品范围最广泛的一类,下面介绍一下其特性与分类。 特性:四列直线循环滚珠轴承及INA导轨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用于要求高的载荷,好的动态性能,运行位置精确和运行摩擦低的场合,导引系统是有预载荷的,行程长并且不受限制。根据运行条件,加速度最大可以达到150 m/s2,速度最大可以达到360 m/min。当计划使用附件并且速度_180 m/min 系统有满滚珠和带球兜型保持架两种设计。一个直线导引系统至少包括:一个INA滑块、一根INA导轨和塑料填塞片。四列直线循环滚珠轴承及INA导轨组件在标准情况下,是预先加注润滑脂的。 X-life四列直线循环滚珠轴承及导轨组件具有 X-life 的质量,经过了技术改进,更加结实耐用,并且有更长的寿命。 满滚珠系列KUVE..-B 是满滚珠的,由于具有最大可能数量的滚动体,满滚珠的直线导引系统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带球兜型保持架系列KUVE..-B-KT 相对于满滚珠设计,为了减小循环运行时的噪音,滚动体使用塑料保持架引导– 叫作球兜。这样,带有球兜保持架的系统运行噪音就比满滚珠的系统小很多。 每一个球兜型保持架容纳四个滚珠,由于球兜保持架没有采用链连接,因而消除了弯曲应力和张应力,特别是在回转区表现更为明显。

03-15
INA导轨滑块的安装形式

德国INA轴承公司隶属于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创始人是滚针和保持架组合技术的研发者乔治•舍弗勒博士。 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工人的合作伙伴。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INA导轨滑块的安装形式。 INA导轨滑块的固定螺栓: 直线导引系统必须使用指定的螺栓定位。 遵循下面来源的信息是最基本的: 1、 样本 2、技术建议文件 3、安装图纸– 如果包括。 * 螺栓规格以及拧紧力矩必须遵守。 任何偏差都将影响螺栓连接的表现从而影响导引系统的功能和运行寿命。 必须使用指定级别的螺栓。 如果有沉降的可能,应有措施确保螺栓不发生旋转。 必须要确保周围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技术性能只有在如下条件都满足时才能实现: 1、 所有螺栓孔都使用 2、螺栓为指定级别 3、螺栓拧紧力矩值为规定值。 直线导引系统的安装只有在安装正确并维护正确的前提下,直线导引系统才能达到最优化的功能和最大的运行寿命。 定位面和标记面定位面是没有刻字的一面。定位面和标记面(导轨和滑块)是相反的面,必须注意定位高度和圆角半径。 导轨安装:导轨安装 导轨上沉头孔的锐边可能会引起伤害。尺寸表中紧固力矩MA 适用于有防锈油的螺栓。对于高精度要求,螺栓可由含有MoS2 的润滑脂润滑。由于摩擦系数可能由此而降低50%,故紧固力矩也应相应减小。 紧固步骤 连续地拧紧螺栓,第一步 0.5_MA,第二步 1_MA。

03-15
INA导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德国INA轴承公司隶属于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创始人是滚针和保持架组合技术的研发者乔治•舍弗勒博士。 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工人的合作伙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INA导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德国INA导轨又称为线性滑轨、滑轨、线性导轨,它主要应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拥有比直线轴承更高的额定负载;并且可以同时承担一定的扭矩,它能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 德国INA导轨工作原理: 德国INA导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滚动导引,是由钢珠在滑块跟导轨之间无限滚动循环, 从而使负载平台沿着导轨轻易的高精度线性运动,并将摩擦系数降至平常传统滑动导引的五十分之能轻易地达到很高的定位精度。滑块跟导轨间末制单元设计,能使线形导轨同时承受上下左右等各方向的负荷,专利的回流系统及精简化的结构设计让线性导轨有更平顺且低噪音的运动。 德国INA导轨有哪些特点呢?它具有互换性、高刚性、自动调心能力等特点。 具有互换性: 由于对生产制造精度严格管控,直线INA导轨尺寸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准内,滑块有保持器的设计以防止钢珠脱落,所以部份系列精度具可互换性,客户可以按照需要订购导轨或滑块,也可以分开储存导轨及滑块,以减少储存空间。 所有方向都具有高刚性:   运用四列式圆弧沟槽,然后配合四列钢珠等45度之接触角度,可以让钢珠达到理想的两点接触构造,而且还能承受来自上下和左右方向的负荷;在必要时更可施加预压以提高刚性。 自动调心能力:   来自圆弧沟槽的DF(45-°45)°组合,在安装的时候,藉由钢珠的弹性变形及接触点的转移,即使安装面多少有些偏差,也能被线轨滑块内部吸收,产生自动调心能力之效果而得到高精度稳定的平滑运动。 ​

03-15
INA导轨薄铬层的优势

德国INA轴承公司是隶属于德国舍弗勒集团旗下的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工人的合作伙伴。德国INA导轨又称为线性滑轨、滑轨、线性导轨,它主要应用于直线往复运动场合,拥有比直线轴承更高的额定负载;并且可以同时承担一定的扭矩,它能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直线运动。INA导轨附着薄铬层,具备其他品牌导轨所不具备的优势。 INA导轨薄铬层的优势:铬层的高硬度和特殊的表面结构可起到抗磨损效果。这种柱状的表面结构具有储存润滑剂的能力。这保证了滚动体接触区域即使在极端的应用环境下也有足够的润滑。由于还具有一层铬的复合氧化物,Protect B可提供高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由于这种表面质量,保证了滚动体与高硬铬层的分离,保证了极端条件干摩擦时的可靠运行。镀层可有效地保持润滑剂。由于镀层提高了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故可更好地长时间保持准确预载。 *食品领域应用,须依从环境与健康条件。镀层Protect A不含Cr(VI),故可应用于该领域。 Corrotect®特殊镀层 耐腐蚀保护Corrotect®是由电镀实现的表面镀层。它是一层极薄的阴极保护和铬酸盐钝化镀层。在载荷下,它致密地嵌入表面粗糙度波纹内并局部磨损。带有Corrotect®镀层的部件,密封位置会有磨合,磨合区会随着运行逐渐出现光亮。由于采用的是阴极保护方式,在这些区域也不会出现锈蚀。 ​

03-15
INA(依纳)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

德国INA轴承公司隶属于舍弗勒集团旗下的德国INA轴承公司,成立于1946年,总部位于德国的纽伦堡,创始人是滚针和保持架组合技术的研发者乔治•舍弗勒博士。 德国INA轴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使之成为全球滚动轴承首要供应商以及汽车制造商工人的合作伙伴。 滚动轴承的游隙,分可调和不可调。除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和推力滚子轴承的游隙可调外,其余类别的轴承游隙不可调。游隙可调的轴承,在安装后和使用过程中都应进行调整,通过使用过程中的调整,能部分的补偿轴承磨损所引起的轴承游隙的增大;游隙不可调的轴承,在装配后和使用过程中仍要检查游隙。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重装、维修或更换。 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没有大的关系,安装时直接控制轴向游隙。要分别考虑单个使用还是配对使用。如果是单个轴承使用,由于这个轴承是可分离的,所以此时安装后的轴向游隙需要自己控制。可以通过千分表测轴的轴向极限位置来测量(推和拉的极限位置的位移量);如果是配对使用,只需要把内外圈都顶死即可,由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沟道位置来控制游隙。 在高精度且不怎么发热的场合,可以用负游隙,测量的时候推不动就是负游隙,但是一个慢慢变小且到负的过程,若突然过紧,会导致抱轴烧死;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安装时轴向游隙控制在0.1-0.3mm之间,若轴发热较严重,游隙还需再放大。 滚动轴承轴向游隙的调整方法很多,有垫片调整法、螺母调整法、螺钉挡盖调整法和内外套调整法等。其中垫片调整法是最为常用的调整方法。调整时,一般先不加垫片,拧紧侧盖的固定螺钉,直到轴不能转动时为止,此时轴承内无游隙。使用厚薄规测量侧盖与轴承座端面之间的距离K,然后加入垫片,垫片厚度等于K值加上轴向游隙。特别注意的是,采用此方法调整的精度取决于侧盖和垫片的质量。一套垫片应该由多种不同厚度的垫片组成,垫片应平滑光洁,其内外边缘不得有毛刺。 ​

03-15